查看原文
其他

又一个袁隆平,他的一株“野草”将养活几亿国人

2017-09-29 小狮妹 粮策新农业论坛


1.  传递最新、最有价值的农业资讯、政策、补贴、技术、致富信息,发新农人之声,解新农业百态! 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!


导语

如果能够在盐碱地里用海水灌溉种植水稻,那意味着什么?中国盐碱地总面积15亿亩,若都能种上“海稻”,按亩产300斤算,每年收成达4500亿斤,足以养活2亿人。

 

这看起来像痴人说梦,然而,陈日胜正将这个梦想变成现实。

 

自从培育出能在海水或盐碱条件中生长的海水稻之后,在湛江的农田中摸爬滚打了30年的陈日胜被称为“海稻之父”“海稻的缔造者”。


有媒体甚至称其培育的海水稻,是“一个种植界的哥德巴赫猜想”,有望解决全人类的吃饭问题。


就连袁隆平也称他为“国内最早发现耐碱性强、抗病性强、生命力强的野生海水稻的专家之一”。



一份上帝馈赠的神秘礼物


陈日胜毕业于湛江农业专科学校(广东海洋大学前身),学的是林果专业。从小生活在乡村的他对大自然和“三农”有着一种天然的深厚情结。


1986年11月的一天,陈日胜和老师罗文列教授一起,到自己的老家广东遂溪县虎头坡的海滩普查红树林资源。当两人穿梭于白花花的芦苇荡时,陈日胜忽然看到一株1.6米高,看似芦苇却又结着穗子的植物在迎风摇曳。这种野生植物外形太奇怪了,他从未见过。



凭直觉,陈日胜猜它应该是稻子,可是谁又见过如此高大的“稻王”呢?再说,成熟的稻穗是金黄色,它却是青白色的,而且穗子顶上有一小撮寸把长的芒刺,看上去又有点像麦子。陈日胜把穗子里的果实剥开来一看,里面竟是红颜色的像米又像麦的颗粒。



这到底是哪类植物?陈日胜把它摘下来递给老师看。罗教授仔细察看后,断定它就是水稻,一种生长在海滩盐碱地里的野生水稻,而且,这株水稻还出现同时开花、结实、抽穗的奇观!


水稻还能长在海滩盐碱地里?陈日胜产生了浓厚兴趣。罗教授说:“中国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,有众多的野生稻品种,只不过没被发现罢了。这是一个新物种,非常珍贵,你发现了它,一定要设法把它保护好育种出来……”


这是一份特殊的“作业”。老师这番话深深地印刻在陈日胜的脑海里。知道保存的最好方法是通过种植,让它繁衍子孙后代。他细心取下那株野生海水稻中结出的522粒种子,在海边开始了艰难的育种工作。



盐碱地里见证神奇


海水稻一年一熟,试验周期长,陈日胜单是普选稻种就做了好几年:1987年种植400株,选择优良单株51株;1988年种植51个株系,入选15个株系,选择株高、熟期一致的单株80株……如此选种到1991年,才定型品系为“海稻86”,在10个株系中收获种子3.8公斤。这批种子成了海水稻的“火种”。


2013年,陈日胜来到廉江县营仔镇下洋村,租下盐碱地种海水稻。村委会的叶书记特地骑车赶来劝阻说:“这盐碱地我们种过,都是颗粒无收。20多年来,我从没见过里面能长出什么,劝你不要再种了,尽浪费钱!”末了这位村干部还很过意不去地说,你花200元一亩租了我们这些毫无用处的废地,已经够亏的了!

 


陈日胜知道对方是一片好意,说你就放心吧,保证能长出稻子来。五六天后,绿油油的秧苗破土而出,把叶书记惊得目瞪口呆。村民们见状,也赶着来播种,陈日胜倒为他们担忧起来,要知道,普通水稻在盐碱地里是种不活的啊!不料,他们运气极佳,因这年雨水特别多,把盐碱地的盐碱浓度冲淡了,稻子照样长了出来。


10月,正是水稻抽穗灌浆的季节。广东省的几位农业专家慕名来到这里参观,只见展现在眼前的是格子花布似的无边无际的稻田。

 


金黄色的、青白色的,一大格一大格地交织在一起,在微风的吹拂下,泛起层层“涟漪”,空气里弥漫着稻香。众人站在田埂上,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陶醉了。


大家蹲下身子,仔细察看两种稻子的区别。普通稻子,金黄色的稻穗已弯下了腰,株杆矮,谷粒小且不够饱满。


青白色的海稻却腰杆挺拔,连稻穗也是直的,谷粒饱满,身高有1.6米,比普通稻子高了一大截。陈日胜说:“到下个月收割时,会有1.8米高,谷粒还会饱满些。”听了这话,专家们无不啧啧称奇。

 

耗尽百万家财全国试种


2013年秋天广东因遭受台风“尤特”的袭击,大部分地区接连发生强降雨,造成严重灾害,当时他差点陷入灭顶之灾。


“我租种的好多盐碱地都很低洼,台风过来时首当其冲。当时暴雨肆虐,海水倒灌,处于低洼的几百亩海稻顷刻间化为一片泽国,已经长到半人多高的稻子随之无影无踪。眼看一片心血就要付诸汪洋,我是欲哭无泪……”

 


海稻浸泡在海水中整整13天。就在陈日胜濒临绝望之际,大水退了。让他惊讶的是,自己的稻子不仅毫发无损,还长高不少,它们像一排排秦俑,威武雄壮地挺立在那儿。


陈日胜用手捏捏稻穗,发现谷粒又饱满了许多。这说明海稻被海水淹没以后,还在不停地吸收养分“长身子”,要是普通水稻,早就完蛋了。

 


海稻还有个好处,即使被台风刮倒了,它照样能生长而且不影响收成,而普通稻子一旦倒伏就死了。这种稻子的生命力实在太强了,当然与它所处的环境有关。你想,它整天泡在盐碱地里,适应不了只能死亡。


多年种植和反复的科学实验,使陈日胜对海稻的特性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。这种稻子抗盐碱、抗病虫害、不需施肥锄草,还抗旱、抗涝。但抗涝能抗到什么程度,他心中无数,这场百年不遇的洪涝却无意中帮了大忙,破解了悬在陈日胜心中多年的疑问。

 


为了试验种子在不同地域的适应性,陈日胜还专门赶到北京、山东、吉林白城和大庆、辽宁盘锦等地去租地试种,为此不知耗费了多少钱财和精力。


农业是个投资期长、回报低、风险大的行业。这么多年来,陈日胜都是一人种稻搞研究。为保护新稻种,他一直在进行保护性的投入,产出很少。


这么长时间的投入,资金从哪来?陈日胜靠多种经营。为了“反哺”育种海水稻,他在桂林、云浮等地种树、养鱼挣钱,还从事过建筑、修路行业。有一次为了筹集资金,他把一件自己最心爱的、价值几十万元的收藏品都卖了。

 

中国的东西就一定要留在中国!


陈日胜知道,要保护好这个新稻种,并让它迅速壮大造福于民,靠他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行的。为此,他2011年10月投资250万元,在自己的家乡组建了专业合作社。


专业合作社的建立,为促进海稻的规模化、集约化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,2014年海稻种植面积从几百亩一下子扩大到1000多亩。

 


合作社前期投入巨大,耗尽了陈日胜多年的积蓄。这年冬天,一家日本著名的种子公司找到陈日胜,想合作开发海水稻,条件是他赴日搞研究,待遇好得惊人。陈日胜却不为所动。


其实这些年来,先后有十几家国外机构找到他,或寻求合作或要求垄断稻种,均被他一口回绝。因为陈日胜清楚,去外国研究成果就变成人家的专利了,这是我们的东西,一定要留在中国!

 


还有一个广州老板非常看好海稻的前景,主动登门,愿意投入资金,但条件是:将来专利申请成功,国家下达专项科研资金以后,双方“四六分成”———他六陈四(并先退回其所投前期资金)。“这不是耍手段套取国家宝贵的科研资金吗?我不干!”陈日胜发火了。


对方却振振有词:“你白白拿四成,有啥不合算的?”陈日胜说:“哪怕倒过来,‘我六你四’,甚至‘我八你二’,我也不干!除非你真心投资入股,你拿大股份,我也情愿。”


幸运的是,北京富程集团董事长了解到他的窘境后,第一时间汇去100万元支持,笑称是“为了扶贫”,其实对方是被陈日胜20多年的坚持所感动。后来,陈日胜选择了和富程集团合作。


苦心人,天不负


合作社运作经费全由合伙人负责,陈日胜得以大展身手。他不仅使海水稻亩产从最初的100斤增至300斤,2012年,又将遂溪产的海水稻送到北京营养源研究所检测,数据显示其64%的营养素高于普通精白米,富含膳食纤维、微量元素和氨基酸。再加上它没有施过肥,是纯天然的绿色产品,食用对人体健康更有利。



2013年4月,富程集团子公司海稻国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,陈日胜担任副总经理,与40多人的博士和硕士团队合作。


公司化运作让海水稻项目进展加快:富程集团联合国内盐碱地集中分布地区的科研院所,开展海水稻多地试种观察。试验点从南到北展开。为此,陈日胜不时要到各地察看试种情况,足迹跨越大半个中国。


海水稻跨区域试验行不行?海滩盐碱地能种,内陆盐碱地呢?通过全国试种,陈日胜解决了这两大疑问:发源于广东的海水稻,在从海南到东北三省沿海的盐碱地里都能正常生长;地处内陆的黑龙江有多种盐碱地,pH值高达9.3,种树不活,但海水稻种活了。

 


多年来,陈日胜在海水稻发源地种植验证,重度盐碱地种下海水稻6年后,土壤得到改良,而中度盐碱地只需3年;种植海水稻无需使用化肥和农药。


陈日胜的海水稻引起了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的关注。2013年10月18日,中国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副主任马国辉受袁隆平委派,专程到湛江海水稻发源地考察,并参加了由中科院、国务院食品安全办、农业部经管司和国土资源部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参与的考察会。


 

会上,以中科院院士谢华安为组长的专家组,对海稻的生物学价值、社会价值、经济价值予以充分的肯定,并提议把这一水稻新品种命名为“海稻一号”。他们认为,“海稻一号”的产业化发展必将对有效解决国家粮食安全、土地和水资源及全国6.3亿亩盐碱地开发等领域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。


专家们还一致认为,海水稻是一种特异的水稻种质资源,建议国家加强全面保护。他们还联合签名,将此提议上呈农业部,申请海水稻项目国家立项。

 

两座长城,共筑中国粮食堡垒


有趣的是,2013年10月10日,在湖南超级稻高产攻关基地,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再创世界纪录:平均亩产达1026.7公斤。世上的事就这般凑巧:袁隆平与陈日胜都毕业于农校;他们的突破都源于野生稻的发现:


40多年前,袁隆平和助手在海南头顶烈日,脚踩烂泥,弯腰躬背地在茫茫绿海中一穗一穗地苦苦寻觅,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、性状奇特的植株,由此开辟了杂交水稻新天地,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大幅增产建立了不朽的功勋。袁隆平曾说:“如果没有野生稻资源,要在水稻优良品种培育上有大的突破是很难的。”

 


29年前,陈日胜慧眼独具,在广东遂溪杂草丛生的芦苇荡里发现了一株野生海水稻。他说,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自己影响最大。多年来,陈日胜坚信:海水稻抗涝、抗盐碱、抗虫害的特有基因,将有助杂交稻提升亩产量!


3年前,袁隆平提出,超级杂交水稻未来走“超模”路线,高度达到1.8到2米。而种在湛江的海水稻,株高已达到1.8米到2.3米———如此独特的“身高基因”,或有助于实现袁隆平的“禾下乘凉梦”:水稻像高粱一样高,稻穗像扫帚,人坐稻谷下乘凉。

 


陈日胜迫切希望尽快实施“海水水稻种子产业化工程”。在他的梦里,大海沿岸的不毛之地,内陆的盐碱滩,最终都将变成稻花飘香的大粮仓。


袁隆平和陈日胜的“战场”不同:一个淡水地,一个盐碱地。但它们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两座长城,将交相辉映。 






一次偶然的发现,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,成就了中国农业史上的伟大奇迹,面对不断需要投入造成的资金短缺,面对各方抛来的诱人条件,他坚定信念,不忘初心,把一快快荒芜的盐碱地变成稻花飘香的大粮仓。


大家都在看

农业大号推荐
☟全球农业趣闻☟

百万农场主、新农人的专属读物。
介绍全球农业经验,
为中国农业服务。

(长按识别二维码然后关注)



粮策新农业论坛

水果?蔬菜?品牌?营销?

业内首个果蔬品牌营销实战群!

与专家交流,和同行互动!

▲长按二维码“识别”加入

偷偷告诉你,进群有蓝狮绝密案例分享哦~


↓↓↓点击阅读原文邀您共聚粮策解析农业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